房地产迎来了最关键期,也处在5年计划的过渡期,此时的楼市能否平稳过渡至关重要,首先我们应该认清当前形势优配中国,正确客观认识房地产的现状和未来趋势,这才能对房地产做出正确的判断。
据9月15日经济观察网报道,9月12日,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、中国金融学会理事连平在“从机遇之城看中国机遇”研讨会上表示,过去这5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刻调整,可以说是7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2000年行业快速成长以来最大、最深、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调整,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深刻转变情况下的一次调整,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均发生了鲜明和快速的调整。
应该没什么争议,确实,从房地产市场化后,这应该是调整周期最长的一次了,也是最深度的一次,但是不是就要结束了呢?
连平认为,这一轮调整不仅是周期性波动,更是结构性转变。从总量上看,房地产已经从过去“供不应求”转变为“供大于求”;从结构上看,区域分化日益明显,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面临着全面分化的库存压力。
对此,连平分析接下来的房地产发展趋势,他表示,首先,人口总量下降将成为住宅购置需求减弱的重要因素。房地产长期看人口,这是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,所以,接下来房地产肯定会受人口的制约。
其次优配中国,城镇化仍有空间,但增速明显放缓。连平认为到2030年,我国城镇人口将达到9.83亿人,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将升至44.6平方米,虽然说城镇化仍有上升空间,也就意味着房地产还有空间,但是增速明显放缓。
再次,居民部门杠杆率已处于高位。不用连平说,我们自己都知道,大多数买房的人都是倾尽所有才攒够首付买一套房子,差不多平均下来6-7成家庭资产都聚焦在房子上了。
最后,房企资产负债率仍维持在75%—80%的高位。他认为,虽然有政策支持,但当前主要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仍然在高负债压力水平之上,每年仍有15—20%的资金用于还本付息。而这种情况会在接下来的5年里进一步扩散蔓延。
所以,连平建议接下来的政策应该以“促进供需基本平衡、化解系统性风险”为核心目标,采取“适度微调、分类施策”的策略,个人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,尤其是一线城市可以继续下调首付比例。
我在这里插一句,我觉得现在利率仍然较高,可以继续下调,但是15%的首付比例已经很低了,如果再低,那么杠杆率会过高,给后续造成隐患埋下伏笔。
总之,连平认为,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转型,过去依赖土地和房地产的发展模式亟待转变。房地产已不再扮演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,而是逐步回归其居住和城市功能服务的本质。房地产市场“黄金时代”的终结,也正孕育着新一轮城市发展逻辑的重构。
所以,稍早些时候,连平也对房地产市场完成调整做了一个判断,他认为,当城镇化虽然放缓,但还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向上,人口不再大幅下降,百姓收入明显增长时,购房者的信心才会起来。
眼下看来,恐怕距离房地产止跌回稳仍有距离,不过连平也表示,房地产已经调整了4年多时间,供需双方的态势已逐步趋于均衡,不管怎么看,房价要想再出现20%-30%的大幅回落,可能性几乎为零。
这似乎也与当前房地产各项数据指标的变化能对应上,虽然房地产仍然在调整,但是可以从趋势上看到这种局面在向好转变,要么出现往上走,要么降幅收窄等。如果各项利好政策及时落地,那么这种效果会得以巩固,在一年最关键的9月10月,加上政策叠加效应,刚需和改善需求会得以集中释放,加快楼市止跌回稳。
粤有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